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综合资讯 >

广西荔浦:外来媳妇在撂荒地上闯出甜蜜日子

时间:2022-08-05 14:57 浏览:

涂桂平在采摘葡萄。周俊远 摄

  广西新闻8月4日电(周俊远 钟国文)在广西荔浦市,大多数农民以种植砂糖桔、芋头或者马蹄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然而,在荔浦市东昌镇的义敏村却有着一大片葡萄园,种葡萄的是从兴安县嫁过来的涂桂平,她的坚持让在外打工的丈夫下定决心回家,由打工仔到自己种植当老板,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近日,在涂桂平的葡萄园,不少人正在园里采摘成熟的葡萄。

  荔浦市东昌镇义敏村的陆建新,25岁就前往广东打工,在电子机械厂里跑业务。他在广东认识涂桂平,并组建了家庭。

  2008年,由于要带孩子,涂桂平回到了丈夫的老家荔浦东昌镇义敏村。这时,涂桂平发现村里有不少空地。她想,这几年电子产品的价格太透明了,跑业务也不是很好跑,还不如在家承包土地搞种植。

  “我是兴安大溶江人,家里人都是种葡萄的,我也可以在荔浦种葡萄啊。”于是,涂桂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陆建新,没想到遭到丈夫的反对。

  在陆建新看来,他和妻子在广东打工每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就算业务再难跑,他在外打拼10年,有了基础,无论如何都比在家种地强。

  “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回来搞点产业才有奔头。”丈夫的想法并没有打击涂桂平的信心,一方面她背着孩子在村里四处租地,为种葡萄做准备,另一方面不断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你先帮我把基础弄好,一年后如果你还想出去打工,再出去。”2009年年中,妻子租下村里25亩旱地,陆建新也在年底辞工回了家。

  2010年春节刚过,涂桂平和陆建新就开始忙碌起来。涂桂平回到大溶江老家买了2万多元的葡萄苗,并筹了近20万元,在地里搭起了架子、棚子,还打了一口水井方便浇灌。“因为抛荒多年,地里满是树根,开地的时候镰刀就砍坏了两把。”陆建新说。

游客在采摘葡萄。周俊远 摄

  涂桂平很早就外出打工,没有种过葡萄,技术方面完全是新手。为此,她只能啃书本学习技术,回老家向亲戚取经,还把老父亲请到荔浦来做“技术顾问”。在老父亲的倾力帮助和夫妻俩的努力下,葡萄在当年就挂了果,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让陆建新夫妻俩“嘴巴都苦完了”。好几亩地的葡萄架全部垮了,“还有个把月葡萄就能卖了,现在这几亩的损失就达五六万块钱。”陆建新一算账,心痛极了。

  然而,这并没有让涂桂平灰心,她不但要坚持下去,还要扩大规模。2011年她又租了十多亩地,“既然做了这件事,硬着头皮也要坚持下去。”涂桂平的态度给了陆建新信心。

  为了更好地打理葡萄,夫妻俩在葡萄园附近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平时煮饭、休息都在棚子里。绑苗、摘苗、施肥、杀虫,在老父亲的指导下,涂桂平逐渐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5月给葡萄疏果,剪掉三分之二在阴处的果子,冬天要更换棚子的薄膜,保持好的透光性。”

涂桂平在葡萄园管护葡萄。周俊远 摄

  付出总会有收获。2011年夫妻俩的葡萄园就有了几万元钱的收入。之后,他们又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葡萄也从单一的巨峰,增加了温克、夏黑、蓝黑宝、圣诞玫瑰等品种。据了解,像陆建新、涂桂平这样大规模种植葡萄的农户在荔浦并不多见。到去年为止,陆建新夫妻俩的葡萄园已经达到50多亩,给他们一家带来了约60万元的收入。如今,陆建新负责外送葡萄,涂桂平管“内务”,已形成默契。

  有人开车来葡萄园时,涂桂平带着他们去采摘葡萄。而陆建新的手机也时常响起,都是预订葡萄的。

  涂桂平说,他们家葡萄园的葡萄有60%的果是自摘的,剩下四成才拿到市场上销售。“热闹的时候每天有30多辆小汽车开进葡萄园来摘葡萄,其中近八成是荔浦本地人,也有外地人驾车来摘葡萄。”

  说起自己的葡萄,涂桂平也很自豪。“别看我的葡萄样子不是很好看,但是味道清甜,我从来都不使用催熟剂,让每一串葡萄自然成熟,游客采摘基本保持5元一斤,所以采摘期大概能持续2个月。”

  果园有了一定的规模,每年的收入也颇为可观,涂桂平还有新的要求,那就是提高产量。原来,这几年为了保证葡萄品质,在疏果时会剪掉大量的果,目前每亩产量大约2000斤。“现在果的质量稳定了,我想在保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争取能每亩达到3000斤。”

  与此同时,涂桂平并不私藏自己的种植技术,村里有人跟着种起了葡萄,现在全村葡萄种植有上百亩。涂桂平说,还有平乐县二塘镇的人来学技术,她也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我种葡萄是从零开始的,吃过天气和病虫害的亏,积攒了经验。有人来学来交流,我都会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这样大家都能种好葡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