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综合资讯 >

熔炼车间里的“炉火青春”

时间:2022-06-24 07:09 浏览:

新华社兰州6月21日电  题:熔炼车间里的“炉火青春”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

熔炼车间里没有胖子,因为这里的“热辣”让西北正午的酷暑都逊色三分。

密闭鼓风炉旁,刺耳的噪音震耳欲聋,滚滚热浪席卷而来。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的防护下,张晓平从观察口盯着炉内的情况,汗水早已浸湿了他的衣裳。

45岁的张晓平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冶炼厂熔炼车间调度室调度长,别人都叫他一声“张师傅”,而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行走的测量仪”。

这个称呼来自他的一双“火眼金睛”,可以只靠双眼便确定炉温。由于炉内高热高压,一般的测量仪无法放入,只能靠双眼来观察炉温,这一绝技来自他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

张晓平的父辈便是工人。小时候嚷嚷着要跟父亲去矿区的他,在2000年进入熔炼车间工作,从此轰鸣的机器与阵阵热浪便常伴左右。辛苦的工作,严苛的环境,“连轴转”成为常态,甚至有时连年夜饭也吃不上,这让刚从学校来到厂里的张晓平一度产生放弃的想法。

“当时父亲和师傅们告诉我,我们是为了国家建设而工作,受点苦没什么。”张晓平躁动的心最终安定了下来。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从那时候开始,张晓平就用青春守着那燃烧的炉火,也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张晓平“炼”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除了“火眼金睛”,张晓平还与同事们共同钻研,开发出一套被称为车间生产“独门秘籍”和“制胜法宝”的先进操作方法,让鼓风炉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不到10个月提高到24个月。

从进厂时的“小张”到今天的“张师傅”,张晓平始终对工人的身份感到自豪:“工人是为国家搞建设,为社会创造价值。”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工人的奉献精神和自豪也传给了新一代工人。

28岁的技术员陶乃兴2016年毕业后从云南来到车间工作。刚离开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让他一时间难以适应。

“一开始也迷茫,有很多同学都转去了其他行当。”陶乃兴工作不久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在张晓平和其他老师傅的鼓励下,陶乃兴才决定坚持下来。

如今的陶乃兴已经成为负责工艺技术、生产安全等环节的技术员。技术上他不断钻研,生活上他已经融入了熔炼车间这个大家庭,他身上也有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人这一生必然要经过炉火的熔炼,才能去杂存精。”张晓平说。他的眼里映射出炉火,那火苗随着心脏而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