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宜昌资讯 >

60余万善款 圆梦50余名寒门学子

时间:2020-08-28 09:44 浏览:

三峡晚报讯(全媒记者汪蕾)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一个充满爱的日子。而对于50余名宜昌寒门学子来说,更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8月25日,由本报联合中共宜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共青团宜昌市委、宜昌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十八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圆满收官。当天进行的“十八助”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见证了大爱的能量,传递了助学的温暖。该活动历时1个多月,汇聚八方力量,凝聚千万爱心,多方募集善款共计69.8万元,助力全市50余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

受助学生收到宜昌金东方助学基金会赠送的笔记本电脑。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杨自林 摄

“十八助”助学金发放现场。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杨自林 摄

18年风雨兼程,18年不离不弃,18年不忘初心。从7月底起,本报采访团奔赴五峰、长阳、秭归、夷陵区等县市区的偏远山村,走访慰问贫寒学子,播撒爱心的种子。仪式的第一项就是播放助学活动PPT,随着走访的寒门学子照片,一张张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台下鸦雀无声,大家深感学子们求学路的艰辛,同时又被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

在助学金发放环节,来自浙江、宜昌的爱心人士,以及宜昌晟达保安、楚天高速、华润科技、湖北欢乐堡集团等爱心企业,纷纷表达了优秀企业的责任担当和大爱情怀。他们给结对的寒门学子发放了6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学费。不少企业家还当场表示,这是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后面的三年将继续资助。

现场,与本报共结善缘4年的“水仙基金”发起人、来自浙江绍兴的章建新、阮水仙夫妇,也委托代表赶到宜昌,兑现“每年拿出10万元资助20名寒门学子”的承诺,发放了2020年度的助学金。今年,湖北宜昌金东方助学基金会也加入了“十八助”的爱心队伍,捐赠了价值近9万元的学生笔记本电脑。

浓浓感恩流淌在仪式现场,感人肺腑。“我们把人生分成每一天来过,把每一天用一个个知识点和学习任务来填充,让我们拥有希望,拥有梦想,少一些怨怼,多一些实干”,寒门学子代表秦立枝的开场白,说出了寒门学子的内心想法;“我们要用这份爱心点燃我们自己的内心,并在将来尽自己所能,携带着更多人一起前进,最终也点燃他们自己心中的火。从自身开始,回报家庭,回报社会,最终回报国家,把善意一点点的辐射开来”,今年考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马涵的发言,更是点燃了大家的激情,更把仪式现场变成了励志精神的传播厅。

三峡晚报总编辑郭孝洪代表主办方发言说,三峡晚报的爱心助学活动,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使命和担当。18年来,三峡晚报持之以恒,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动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实实在在为困难学子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理念。作为一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三峡晚报将坚守爱心,一如既往的传递爱心。

自助者天助

湖北宜昌金东方助学基金会理事长 曾凡新

金东方助学基金会自2013年在湖北省民政厅和教育厅注册成立以来,已成功资助300多名贫困学子,资助金额已超过1000万元,但我们深知,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所以今年我们加入“十八助”,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有几句话想跟各位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们共勉:

首先你要明白:暂时的贫困不是耻辱也不是罪过,更不是你颓废的理由和借口,那是在告诉你,你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理由在未来的大学生涯中用实际行动,书写一个绝地反击的人生故事,我们可以口袋里一贫如洗,但我们不能脑子里满目荒凉,记住蒲松龄先生三千越甲可吞吴和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自勉语,时刻勉励自己。

其次你要记住,我们暂有困难但不孤单,在座叔叔阿姨们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温暖陪伴你们一路前行,我们当用心去感受这个社会乃至这个国家的温度,记住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不知道自己何其有幸。

第三你要坚信: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世上看似很多的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汗水浇灌后的水到渠成,坚信今天的不尽如人意定是上天对你另有安排,要记住上帝只救自救之人,自助者天助。

募集4327万元助学款 资助4447名寒门学子

一组数字见证十八载助学路

从2003年“助贫困大学生”活动首次启动至今,已经走过了18年。截至今年,共募集善款4327万元,4447名宜昌寒门学子获得资助圆大学梦。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点一滴的爱心,是祝福与希望。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历史,只为不忘初心。

2003年-2008年:本报的助学活动共募集资助资金近190万元,累计资助全市14个县市区的贫困大学生280多人。

2009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共募集助学款87万元,其中团市委募集助学款54万多元,本报独立募集助学款32万多元。96名贫困学子获资助。

2010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共募得资助104.65万元,帮助281名困难学生走进大学。与此同时,宜昌市首家由私营企业设立的助学基金正式成立,沈桂达先生拿出200万元助学善款,用10年时间资助150余名宜昌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完成学业。

2011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共募集助学金321万元,412名贫困学子受益。

2012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共募集希望工程专项助学金(含希望小学专项资金)808万元,创历史之最,成功举办宜昌市第一届慈善拍卖晚宴,885名寒门学子获得资助。

2013年:助学款项突破千万大关,1000多名寒门学子得以圆大学梦。

2014年:从7月15日至8月30日,一场持续了45天的爱心盛宴,共筹集资金365.1430万元,其中读者和企业通过三峡晚报捐出了102.0340万元,这些钱让390位自强不息的寒门学子们圆了大学梦。

2015年:在社会各界的援助下,募集资金893.9396万元,宜昌490名寒门学子再次学费无忧。

2016年:“十四助”贫困大学生共筹集103.42万元助学金,共资助了80名寒门学子。

2017年:是三峡晚报助学活动第15个年头,远在浙江省绍兴市的章建新先生联系三峡晚报,他和妻子阮水仙女士、儿子章小波做出一项惊人之举:从2017年开始,他们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万元现金,用于帮助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子们。经协商,三峡晚报特设立“三峡晚报水仙助学基金”。“十五助”贫困大学生共筹款195万元,分发给158名贫困大学生。

2018年:500多个爱心企业和市民在活动中纷纷慷慨解囊,“十六助”贫困大学生共筹款61万元,为82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除了大手笔的慈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外,三峡晚报的助学报道也引发一大批社会热心市民的持续关注,纷纷为寒门学子们慷慨解囊。在女儿受资助毕业后,为了偿还当年的资助恩情,远安父亲罗永清连续三年来到三峡晚报捐款6000元;一位怀孕的年轻妈妈和朋友一起捐出4000元;不少退休老人也捐出了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一场爱的行动,让这座城有了温度。

2019年:由本报、市慈善总会、体彩宜昌分中心联合发起的“十七助贫困大学生”圆满收官,共募集74万余元善款,给来自全市的50名学子提供5000元至40000元不等的助学金。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 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