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孝感新闻 >

“十二五”全市民政工作掠影

时间:2016-03-25 02:22 浏览:

阳光和煦暖万家
——“十二五”全市民政工作掠影

       记者严学海   谢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翻开“十二五”期间我市民政工作台账,一串串真实有力的数字跃然眼前:
 

  五年来,城市低保保障线标准由300元/月提高到410元/月;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由1521元/年提高到3840元/年;
 

  五年来,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57元/月提高到260元/月;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68元/月提高到125元/月;
 

  五年来,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年1800元提高到5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年1300元提高到4400元。
 

  不断增长的数据,见证民生大改善。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完善居民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统筹社会救助体系,用温情为城乡困难群众编织了一道道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一提到“民政”二字,家住孝感城西孟家窑的孟新明就会感到无尽的温暖。
 

  2003年,47岁的孟新明从孝南区供销社批发中心下岗,同年,妻子罗银珍因患肝癌去世。自此,两个女儿读书,全家日常开销,仅靠孟新明打零工维系生活,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社区了解情况后,及时伸出援手。当年5月,孟新明一家开始享受低保待遇,现每月领取低保金696元。大女儿在多方帮助下,也缴清了学费,2008年顺利从卫校毕业。
 

  随着大女儿顺利参加工作,家庭负担相对减轻,全家也通过这些年享受低保待遇,生活境况得到相应改善。眼下,小女儿也如愿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全家人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生活充满了希望。
 

  城乡低保是党和政府关心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项兜底工程。为了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百姓受惠的“民心工程”,我市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开展城乡低保公开公示年和“百村千户”抽查活动,在全市126个乡镇(街道)、2900个村设置了低保公示栏,让城乡低保更“阳光”。 “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5次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城市低保保障线标准达到每月300-410元;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达到每年1521-3840 元。
 

  在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的同时,医疗救助标准也在大幅提升。民政重点救助对象住院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70%,年封顶线由 5000元提高到1万元;五保供养对象住院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1万元以内的全额解决;其他困难对象住院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救助标准由年最高3000元提高到5000元,有效缓解了城乡贫困家庭就医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市救助患病贫困群众23.7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1亿元。资助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参保参合139.8万人次,支出参保参合资金5674.8万元。
 

  屋里亮堂堂,饭菜香喷喷……初冬时节,走进孝南区朋兴乡李湾村1组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王小娥家中,浓浓暖意扑面而来。
 

  今年61岁的王小娥丧偶多年,生育一儿一女,儿子在10多岁时夭折,女儿出嫁后患病身体一直不好。王小娥在享受农村低保时,生活依旧困难,难以正常维持。去年初,独生女因患病不治而亡。各级政府立即将王小娥申报为五保对象,及时解决她的实际困难。今年1月,王小娥开始享受五保待遇,每月五保金366元。
 

  “这些年多亏了政府帮我这个孤寡老人,我的基本生活才有了保障,感谢党和政府啊!”王小娥感叹道。
 

  暖风拂澴川,雨露泽万家。像王小娥一样,由无助到感恩的人,不在少数。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6900名应保未保对象纳入了五保范围,五保应保尽保全面完成。同时,3次大幅提高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每年1800元提高到 5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年1300元提高到4400元。五年来,累计发放五保金3.8亿元,为五保对象发放门诊补贴1298.24万元。
 

  此外,针对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设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开通社会救助热线,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打造了一条“绿色通道”,拓展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救助困难群众6.1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232.9万元。开展低保金秋助学活动,共补助困难学子2872人,发放补助金576万元。
 

  据统计,五年来,全市保障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医疗救助对象、临时救助对象共计41万人,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34.66亿元。
 

  如今,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格局已现,一张为困难群众遮风避寒的救助网络,从城市向乡镇、向农村、向每一个陷入困境的老百姓延伸,为特困群体撑起了一片绿荫,构筑起了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参与互动,请访问槐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