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襄樊新闻 >

着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时间:2017-06-18 01:49 浏览:

  开篇语: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既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又提高了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紧紧抓住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个“总开关”和“牛鼻子”,襄阳正为“创新湖北”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动能。连日来,记者进厂房、看企业,与企业、部门负责人座谈,感受襄阳的创新氛围。从即日起,这组系列报道将集中展示我市在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非凡作为。

  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壮大,必须依靠创新。一座城市的发展壮大,也必将得益于这个时代的主题。

  中航航宇公司首创国内柔翼无人机消雾平台,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产业打破国外垄断,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产品应用于C919首飞……近年来,襄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

  四家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落地襄阳,“襄阳云”正在聚合裂变……襄阳这座古城正在演绎一个又一个创新的传奇。

  老树发新芽: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2016年,我市成为新能源汽车、军民结合、再生资源利用三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在襄阳,多年来汽车产业“一支独大”,为了避免“汽车一感冒,全城都吃药”的尴尬,这个传统产业近年来开始转型升级。

  纯电动轿车东风俊风ER30正式下线,填补襄阳在新能源乘用车上的空白。E200正式下线,湖北美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再添新能源汽车“襄阳造”。

  如今,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达到4家,襄阳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初见成效。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骆驼动力电池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国能动力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襄阳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及院所30多家,拥有近200项专利和实用技术。

  截至目前,襄阳已成为全国唯一具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检测能力、全过程数据分析能力的城市,被列为国家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

  除此之外,有着近60年历史的金鹰重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高铁线路维修车、布线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

  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循环技术改造,引进国内领先的硫磺制酸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为化工企业下一步如何与环保协调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始创于“八五”期间的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新开发的绿色保健功能型纺织品打进欧美高端市场。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能激活襄阳雄厚的老工业基础。”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指出,2016年,我市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72个,竣工投产85个。

  技改也使襄阳的航空航天、特种非金属材料等产业全面发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二所量身定做的全套结构密封系统为“天舟一号”飞天提供了保障;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把“黑金”石墨烯产业带回襄阳。三环锻造、卫东化工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华为云计算襄阳数据中心一期工程、中国移动襄阳云计算中心相继投入运营,襄阳跨入“云”时代,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云服务业务承接中心。

  数据显示,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4.4%。

  一花引来万花开:园区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原来8道工序需要14个人,现在一台机器一个人就可以全部完成。”5月10日,湖北宇创通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广亮正在巡视车间。该公司智能穿戴产品订单不断,产品正在紧张生产中。

  围绕这家龙头企业,襄阳振华宇科科技工业园已经从深圳、东莞引进配套产业链企业15家。

  2015年12月底,湖北粤宜高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在宜城建成投产。如今,以该公司为起点,一个占地270亩的微电子产业园将拔地而起。

  “招商工作已经启动。”该公司项目秘书、宜城市编办副主任王志勇说,围绕消费类电子产品,宜城着手扩大上下游产业链招商。深圳的一家注塑企业、一家模具企业已签约落户宜城,其他项目招商工作正在进行。

  近年来,创新型园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襄阳共建设各类特色创新型园区14个,农业科技园区4个、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市)4个、创新型学校7个、科普示范社区67个。

  它们占全市1%的土地、3%的人口,却创造了占全市24.9%的GDP、21.5%的财政总收入、43%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4%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新兴产业的引领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高端人才的集中区。”高新区负责人表示,该区聚集了全市68%的高新技术企业、80%的上市公司、84%的博士硕士,在全国115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东津新区创新产业群正在形成,樊城区航空航天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枣阳小麦产业科技园、宜城生猪产业科技园、襄州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湖北省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园,老河口农产品加工科技园被认定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科技园。

  随着园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一大批新兴产业聚集效应不断放大。

  近年来,我市共培育了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与电能质量优化装置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节能与环保、汽车动力与部件、节能电机与控制设备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建立了创新型产业发展‘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只基金、一系列支撑载体’的‘六个一’推进机制。”市科技局局长黄斌介绍:“我市正不断集中力量、集中要素,推进创新型产业发展。”

  良禽择木而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显现

  4月13日,在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上,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与高校合作的《中重型汽车转向节精密锻造成形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

  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按照“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的思路,促进创新要素向骨干企业集聚,着力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

  通过立体投影选择适合自己身材的衣服,通过3D扫描检测山体滑坡情况……未来科技(襄阳)有限公司的这些“黑科技”将为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该公司负责人陈靖说:“襄阳的创新氛围、改革力度让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昔日纺织厂的老厂房,变身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容纳72家企业和23家配套商户,实现满租。

  “创业人口达1500人,预计2017年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园区负责人刘翀云表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得“良禽择木而栖”。

  近年来,我市先后培育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企业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路线图计划,此外,我市还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290家。

  襄阳宇清传动公司首创的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集成式电驱系统、中航航宇公司首创的国内柔翼无人机消雾平台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取得突破。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民用飞机座椅已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认证,成为波音、庞巴迪供应商,成为国内航空座椅方面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航宇救生装备公司是亚洲最大、全国唯一的航空救生装备制造基地;金鹰重工公司轨道养护车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已逐渐成为襄阳发展的主要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