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十堰资讯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丹江口企业家张世国返乡创业助力扶贫

时间:2020-07-17 07:16 浏览:

讯 文、图/记者 罗伟 报道: 

丹江口市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几年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到生养他的故乡,流转土地承包山场,助力当地扶贫。几年时间,他已经在农村投资数千万元,很多乡亲跟着他实现了家庭收入的大跨越……

十堰杨梅基地隐藏在丹江库区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每年6月,正是杨梅大上市的季节。连日来,不少市民慕名赶到丹江口市龙山镇土台村,采摘当地出产的杨梅鲜果。记者在现场看到,一面山坡上,一人多高的杨梅树上挂满了累累果实,有的果子已从深红变成乌红,一片丰收喜人景象。

市民采摘杨梅

来自丹江口城区的李女士,和几位朋友提着小篮子,兴高采烈采摘杨梅。“以前我们都不知道十堰还有杨梅!这里是库区,生态好,果子品质肯定没得说!”李女士对记者说道。

栽种这些杨梅果树的,是土台村三组村民张世国。2015年,张世国从外地引进回杨梅果苗,在十堰试种。试种成功后,他扩大了种植规模,杨梅种植面积达到了150亩。他也是十堰种植杨梅第一人。今年,他种植的杨梅果树,已经长到一人高了,每棵树可以采摘果子约20斤。

能结出可口的杨梅,确实出乎张世国的意外,当时引进时张世国就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受环境气温影响不结果子,就把这些的苗木当成绿化树来种。没想到,五年后果树给他带来了惊喜。

库区的杨梅

挂果的杨梅树吸引着许多市民前来采摘。其实,杨梅树只是张世国返乡创业的事业中很小的一部分。目前,他在家乡流转土地和承包的山场达数千亩,分批种植了核桃、樱桃、板栗、桃子等各种林木200余种。另外,他还养殖冷水鱼以及中华草龟。几年来,他已经累计在家乡投入了数千万元。

穷苦孩子打拼成企业家

张世国是穷苦人出身。龙山镇当家地和水田少,农民们收入极其有限。小时候,张世国吃得最多的是玉米糁、红薯和南瓜。1990年,20岁的张世国背着一床棉絮,到丹江口城区讨生活。每天晚上,棉絮一半垫一半盖。

城市开阔了张世国的眼界。通过观察他发现,跑运输收入不错。随后,他找了一位合伙人,决定两人合伙买一辆大货车跑运输。这是一辆二手车,售价3.7万。返回村里,张世国动用所有亲戚关系,借了一部分钱。还不够,他去信用社贷款。就这样,终于如愿以偿把大货车买到。

第一年,这辆大货车就给张世国和朋友带来了10万元的财富。两年后,张世国和朋友分开单干,他卖掉大货车,又买了一辆20多万的东风153。

在交通行业,张世国顺风顺水。到了2001年,他发现物流公司前景大好,就转型成立了物流公司。高峰时,他的公司拥有一批半挂和后八轮。2007年,张世国的公司一年给他带来数十万的收入。

那时,物流和快递没有现在发达。公司旗下任何一辆车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遇到什么问题,张世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手机则是24小时不能关机。对这样的生活状态,张世国有些厌倦。后来,他又及时转型做起了工程。他买了一些工程车辆,在全国各地铺铁路、建高速、盖大楼。经过努力打拼,他的个人财富迅速积累,身价飙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返乡创业,反哺家乡

尽管功成名就,在外的事业也发展得顺风顺水,但张世国一直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在骨子里,他依旧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龙山的山山水水令他眷念。他觉得,自己现在有能力了,该为家乡做点事情,回馈父老乡亲。

2015年,张世国决定回乡,通过双手改变家乡面貌。他前后流转了2700余亩耕地,同时承包了近万亩的山场。他发展苗木花卉,在稻田、荷塘里养殖甲鱼,在山上栽种果树、中药材、观赏林等。

张世国在家乡投资建设的游客接待中心

农业投资大,战线长,见效慢。同时,这又是一个对于张世国来说是陌生的领域,投资风险大。回乡的第一年,张世国进回了大批车厘子苗木,在龙山栽种了数百亩。仅果苗的成本,就高达80万元。但是,因水土不服,最终车厘子项目以失败告终,这笔钱打了水漂。

这样的事情绝非个例。好在张世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迅速调整,又改种其余苗木,在家乡的投入持续加大。

目前,张世国还是丹江口市龙山镇泽生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丹江口绿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中,龙山绿苑生态文化旅游区核心区位于市龙山镇集镇土台村,占地约1500亩,覆盖龙潭河村、白果树村、岭西村及龙山咀村,项目规划面积共计17972亩。由丹江口市龙山镇泽森生态农业合作社出资建设,初步预算投资将达1.4亿元。目前已完成园区建设5000亩,种植日本红枫、紫荆等观赏树木4000亩,苗圃花卉200亩,有机蔬菜300亩,蓝莓、碧桃等采摘园500亩,成为集花卉观赏、果蔬采摘、婚纱摄影、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高效生态绿色现代农业观光园。

助力扶贫,五年支出务工费千万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力大批外出,很多地方土地抛荒。龙山镇也不例外。经过张世国几年的辛苦经营,原本荒芜的山场现在变成了瓜果飘香、芳香四溢的果园和花园,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另外,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他,每年除了流转费之外,大批农民在家门口跟着他打工,还有一笔较为可观的务工收入。

这几年,张世国每年在家乡的人工支出约200余万元。五年来,他在农村支出的人工费超过了千万元。这些钱,全部装入了当地村民们的口袋。其中,好几对夫妻在张世国的丹江口绿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打工,每对夫妻每年的务工收入为7万元左右,很快就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实现了收入的大跨越。

让老家更美丽、更富饶

其实张世国回乡创业,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他是不是想出头,当‘大地主’?”有人在背后议论。这样的话传到了张世国耳朵里,他不以为意。在外多年,他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来之不易。之所以回乡投资,是他恋家,对家乡的赤子情怀。

回到龙山创业这几年,张世国每年能够见收的是甲鱼和苗木销售,收入300万元左右。刨去村民们的务工开支和农业生产支出,张世国其实并没有见到收益。对于几千万的巨额投资来说,基本上没有回报。张世国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10年内不打算挣一分钱。

张世国和他魂牵梦萦的家乡

“我现在已经陆续投入了5000多万元,相当一部分精力还是放在外边的建筑工程上,因为老家的这些山场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而项目收入只能维持人工支出,相当于每年为附近村民增收几百万元。我的建设还要继续。最终的目的就是让老家的山场美起来,将来能够带动市民前来观光。”张世国道出了自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