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行游恩施】桅杆堡老街(图)

时间:2016-02-19 09:59 浏览:

桅杆堡老街

林辉

 

  桅杆堡在恩咸公路40公里处。街道的坡度不下15度,为防打滑,路面上打满了大的菱形眼状网格。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桅杆堡现在还是恩施、宣恩、咸丰三县市重要的牛市场。一进北街口,仰面就可以见到牌楼式宣传门上的巨幅标语:全力打造恩施黄牛养殖大乡。

  可眼前这个街道后面,还藏着一条历史悠久的桅杆堡老街。

  从新街东边中间的一个巷口进去,就到了老街。

  迎接你的是一棵两三人合抱粗的楠木,暗绿浓密的树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伞形树冠。老街沐浴在秋阳里,少有行人,只是一家两家大门内有几位老者闲坐着,有一家主人仿佛在摆弄钟表或是小电器,明亮的光柱从窗棂斜射进去,正好照着他脸的一侧和脖颈上。

  街道虽然铺成了水泥路,但是从两边光滑的长石看,老街原本铺满了青石板。街道两边不时出现一两栋现代平房,是卫生院、幼儿园和小学,其余百分之八十的房屋都还是昔日古朴的老房子。老屋一般为两到三层,一层面街多为中间大门,两边为长的铺台。如今各家铺面铺门紧闭,却也足以让人想到这条街道昔日的繁华来。

  桅杆堡老街房屋都不上漆,一直都是当地的杉木本色。而它不远处的大集集镇,铺面跟恩施老城一样,多上红油漆。

  老街分为上街和下街。上街在南,下街在北。下街东边有一处石枋大门的房屋,三间两层,且为吊脚楼式房屋,大门两边没有铺台。这是民国时代桅杆乡乡长兰书化的房屋,解放后曾长期作为桅杆村府的办公地使用。

  桅杆堡老街呈东北西南向,全长300米左右。街上世传三姓人家。上街刘姓,下街郑、胡二姓。老街年纪最长的恐怕要算上街的刘祖华老人了。他八十多岁,精神矍铄,老街别的店铺都关闭了,他的花圈店却一直开着。

  老街原来有三座庙,其实是当时刘、胡、郑三姓移民迁来时所建的会馆。现在三座庙皆已拆除。下街建有一庙,为胡氏会馆,称为万寿宫。上街有两座庙,称作禹王宫和川祖庙。这两座庙都是崇祀治水的大禹和李冰的。从公安、石首等地迁来的刘姓人家也是饱受长江水患的移民,在大的节日里,会到这两座庙宇里去祭祀祈福。

  如今,禹王宫遗址尚存,川祖庙原址上修建了桅杆明德小学。

  现在想来,桅杆堡的得名跟这些来自江南水乡的移民是大有渊源的。桅杆堡附近没什么大河,更谈不上河里有船了。给一个地方命名能够想到船和桅杆,一定不是当地居民的思维习惯,显然是水乡移民才有的思维。不仅如此,这样的命名,还包含有移民对于故土的怀念。据冉启元老人和刘祖华老人的儿子介绍,桅杆堡是个船形地,东西两山像船舷,街的南北两端各有一株需几人合抱的高大的古杉木树,看上去就像船上耸立的桅杆,这地貌一下子就让当时的移民把此地命名为桅杆了。

  桅杆堡得名很早。清嘉庆十三年(1808)修《恩施县志·卷一政典·铺递》中就有“桅杆堡塘在县西南七十里,铺司一名”等语的记载。清同治七年(1868)修《恩施县志·卷二建置·村集》中也有“桅杆堡在芭蕉之前,距芭蕉四十里,距城百里”的记载。

  老街还应该一提的是北街口沙堡下的胡氏旧居,那里是桅杆堡染布世家胡姓居住地。其染布坊址尚存。胡氏旧居前的老街旁还保存有染布用来压布的石碾,估计不下四百斤。而胡家男主人说他的先辈们可以双手举起这个大石碾。他们的染料来自一种名字叫蓝淀的植物。这种植物也由染坊人自己种植。制好的成品常常被来自万县的客商贩收走。用蓝淀染布,根据染的次数的多少,可以染出苏月色、蓝色和青色来。

  在川祖庙处修建小学时,还迁移了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这就是康纪纯傅德明二位烈士的陵墓。烈士墓现迁于老街中段东边居民区的一处较宽的平地上。二位烈士牺牲于建国初的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之中。1950年4月,邱英杰、康纪纯等五位年轻的干部,下到农村做基层工作,被土匪内线从拉弓坝诱至车辽坝一粮仓内,遭到以吴三纲为首的80余名土匪的围攻。五位壮士英勇还击,子弹用尽后土匪们便冲上来,康纪纯等五位英雄不幸牺牲。康纪纯牺牲时年仅二十岁。

  离桅杆堡不远就是七家营,原是清嘉庆初施南府白莲教起义军的一处根据地。后来同治元年(1862)正月初九日,石达开部太平天国军的前锋也已抵达与桅杆近在咫尺的红岩湾(即今横岩湾)和沙子门了。

  让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对桅杆堡老街的保护意识较强,在开发桅杆堡新区时就选择了北街口外的一块平地,从而避免了再次迁移和损毁桅杆堡老街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