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恩施新闻 >

红 土:精准扶贫富万家

时间:2016-02-12 00:01 浏览:

红土:新风玉露润万家
——恩施市红土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通讯员 谭美娟 徐秋萍

  “今年,我家有好几件喜事,一是破陋不堪的瓦房在动工翻修了,快住上新房子了;二是祖祖辈辈渴望喝上自来水的心愿就要实现了;我养的100多只羊也住上了政府扶持新修的‘洋房’,这些事儿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恩施市红土乡红土溪村的村民罗贤刚满心喜悦。

  这是该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一个缩影。

  红土乡位于恩施东南部,地处偏远、基础设施滞后、信息闭塞。该乡13个村(居)共识别10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共计贫困户3772户,贫困人口11955人。去年以来,该乡党委政府从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发,用非常之策抓扶贫开发,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整村扶贫推进为突破口,点面结合,分步实施,精准发力,逐步使贫困农民摘掉穷帽、拔除穷根,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裕生活。

  整村推进,形成“拳头效应”

  与过去扶贫资金“撒胡椒面”不同,红土乡积极实施以贫困村为单元,瞄准贫困对象、落实帮扶措施、集中整合资金、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让昔日的贫困农民开始走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路。 

  “老罗搬新家了。”1月18日,一些乡邻来到红土溪村罗贤仲家参观他的新家,“啧啧”称赞乡党委、政府精准扶贫举措好。

  去年,该乡成立专班调研,对全乡老弱病残户统计核实,通过集中捆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对117户重点贫困户实施了房屋改造,为35户无能力建房子的困难户筹资80多万元新修住房。

  整村推进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通过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没钱办的大事。据统计,全乡新修通组公路16.8公里,硬化公路15.2公里,启动了董家河水厂和龙潭管网延伸工程建设,解决了67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征地320亩,招商引资5000万元,加快了红土、石窑集镇新区建设步伐,极大程度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扶贫,实现“造血共赢”

  “有了林下技术指导,不仅取消了收入少的顾虑,每亩还能增产6000元!”红土溪党支部书记陈云飞告诉笔者。原来,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林业部门根据村级实际,以经济效益长短结合的方式,指导农民在漆树林里套种川乌、贝母等药材,有效避免了漆树受益周期长的劣势。

  近年来,红土乡党委、政府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增收难、增收渠道少、增收不稳定的实际,一致认为,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开发是空中楼阁,不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目的就不可能实现。

  鉴于此,红土乡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扶持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该乡全力培育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产业,重点扶持养牛、养羊、蔬菜、茶叶、漆树等产业,目前全乡发展了养羊大户11户,养牛大户5户,种植蔬菜3.3万亩,茶叶1.6万亩,漆树7000亩,一大部分贫困群众通过重点扶持项目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以蔬菜、茶叶加工为主的产业,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促发展的模式,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目前,建有龙头企业5家,保鲜蔬菜冻库12个,专业合作社34个,产品远销湖南、上海等10多个省区,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红土特色的产业扶贫格局正在形成。

  项目建设,激发“聚合能量”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力、干部帮扶、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村贫困人口、户数的多少将全乡286名干部职工分为10个驻村工作队,另外,帮扶我乡今年实施的3个整村推进村的市直单位100余名干部,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等系统工程,为各村找路子、上项目、兴产业,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全体党员干部已累计开展入户调查7次,争取扶贫开发、畜牧业养殖、节水灌溉、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800余万元,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同时,该乡党员干部还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采取专题报告会、进田间地头宣讲等形式解读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相关法规以及乡里的发展战略部署,并带动村干部主动听民声、查民情,着力化解因土地边界不清、地质灾害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